AG体育作者:孙巧真(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福建省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宣讲团成员)
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党和国家向前发展的精神源泉。对高校来说,红色文化是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塑造使命担当的丰富素材。要着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红色文化教育体系,破解当前红色文化教育的难点与痛点,更好发挥红色文化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作用。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红色文化教育体系,应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坚持学校主动作为,完善政府主建功能,鼓励企业积极参与。通过构建立体全面的组织体系、教学体系、实践体系、宣传体系,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与动力,实现主渠道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有机结合,真正实现红色文化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
高校红色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其目标上看是知识讲解、情感浸润与行为转化的统一,从教育场域上看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校园活动与社会活动的结合,从实施主体上看政府、学校、企业均是红色文化教育的先行推动者。推动红色文化切实转化为凝聚青年发展的精神动力,必须搭建涵盖“政校企”在内的组织体系。
一是完善政府主建功能。加强政府对红色文化教育的统筹规划,发挥其在顶层设计、政策出台、资源挖掘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为高校有组织、成体系地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提供制度依据与物质保障。
二是坚持学校主动作为。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意识,并将其贯穿红色文化教育全过程,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积极回应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不断开发学生喜欢听、听得懂的红色文化教学模式,拓展学生乐于参与、收获感强的红色文化研学旅行、虚拟仿真实践等红色文化实践活动。
三是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将企业纳入高校红色文化教育体系中。邀请具有红色历史底蕴的企业为高校青年学生进行红色文化宣讲,丰富教育形式。同时,以企业的新技术、新平台赋能红色文化教育,校企联手开发红色VR、红色景点短视频等,创新红色文化传播载体与形式。
“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当前的红色文化教育中,知识灌输运用明显,但情感培育与启发教育稍显不足。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红色文化教学体系,其核心在于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在红色文化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彰显。
一是构建红色文化“进教材”体系。在分析学生学情与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组织编写红色文化教育相关教材,为系统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提供文本遵循。同时,各地各校应积极编写立足地方资源、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教育读本,将校本教育与红色文化教育有机结合。
二是构建红色文化“进课堂”体系。一方面,基于学生学情与思想动态展开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另一方面,主动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红色文化教育情境,通过翻转课堂、课堂辩论、主题演讲等方式为学生搭建勤于思考、善于实践的平台;同时,关注学生的教育反馈,将学生是否喜欢听、听得进、听得懂、懂得用作为评价教育过程的重要指标,将学生知识理解、情感认同与行为转变作为评价教育效果的关键要素,以此改进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三是构建红色文化“进头脑”体系。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应当树立主动融入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将“要你学”转变为“我要学”,激活学生了解、学习红色文化的内驱力与行动力。另一方面,在尊重教学整体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实现教师引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形成教与学、师与生“共同在场”的双向互动课堂,力求在师生携手探索、高效对话的过程中促成红色文化交互式传播。
切实增强红色文化教育效果,必须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的空洞说教,形成“学—研—传—践”的逻辑链条。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在红色文化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激发青年学生的主动性,增强红色文化教育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感染力。
一是构建校园实践体系。在特殊时间节点,开展具有红色文化教育意义的校园活动。组织学生自导自演红色情景剧,在参演全过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红色文化AG体育。充分发挥“互联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挑战杯”红色专项活动等赛事的积极作用,鼓励青年学生围绕红色文化教育、红色文化传播设计参赛作品。
二是构建校外实践体系。“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推动学校与红色资源地、纪念馆等开展合作,鼓励青年学生利用党日活动、团日活动等契机开展红色研学旅行。同时,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赴档案馆、革命历史纪念馆等担任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既加深自身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同时发挥专业所长,为红色文化教育与传播贡献青春力量。
借助媒体融合“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优势,营造浓厚教育氛围、加强优质内容供给,实现红色文化教育入耳入脑、入眼入心。
一是构建立体的宣传矩阵。发挥传统媒体及新兴媒体的各自优势,以线上与线下、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有机结合的方式对红色景点、红色故事、红色人物等进行宣传推介。
二是挖掘多样的表现形式。“要打造精品展陈,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用史实说话,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以尊重史实为前提,开发青年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短视频、长图、漫画等,同时赋予实体文创以红色文化教育内涵,探索红色文化传承新方式。
三是采用多元的宣传视角。一方面,主流媒体应积极输出红色文化教育内容,开辟专栏推送理论阐释文章、推介红色文化教育的有效经验。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青年学生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传播红色文化。例如开展“我家乡的红色景点”短视频大赛、“听我述说红色故事”演讲大赛等,以青年学生喜爱的方式激发其学习红色文化、传播红色文化的积极性,进而实现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红色文化教育。
(本文系2022年度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FJ2022JDZ030]阶段性研究成果)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