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体育流光千载 唐韵悠长
发布时间:2024-07-20 16:25:57

  AG体育7月8日,法门寺博物馆内,游客络绎不绝。一套制作精美的唐代宫廷茶具令游客驻足不前。这套茶具包括焙炙器、碾罗器、贮茶器、储盐器等器物。其中,一件外形似莲花的器物十分灵动,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器物顶部似一朵莲花的花蕾,底部边缘上卷,栩栩如生。

  “这件文物叫鎏金摩羯鱼三足架银盐台,是这组茶具中的储盐器,1987年出土于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寺地宫。”法门寺博物馆宣教科副科长马钊介绍。

  “在法门寺地宫后室出土的这套茶具,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级别最高、最完整的唐代宫廷金银茶具。鎏金摩羯鱼三足架银盐台彰显了唐代的雍容之风。”马钊说。

  鎏金摩羯鱼三足架银盐台通高27.9厘米,盘面直径16.1厘米,重564克,制作工艺精湛。该器物以白银为原料,整体结构为钣金浇铸焊接而成。器物主体上的一些纹饰采用錾刻工艺,纹饰上鎏金,既突出了图案,又产生了黄白相间、相互映衬的视觉效果。

  “鎏金摩羯鱼三足架银盐台由台盖、台盘、台架三部分组成。顶部似一朵莲花的花蕾,台盖盖面上饰有3条摩羯鱼,底部边缘上卷。台盘中心为莲蓬孔洞造型,用来放置食盐。底部的三足台架用以支撑盘身,足架中部有银丝盘曲伸出,摩羯鱼与莲蓬宝珠架于银丝末端。”马钊说。

  “仔细看,鎏金摩羯鱼三足架银盐台如一株静立在水中的莲花,悬空摇曳、灵动轻盈。工匠们为银盐台加入摩羯鱼等外来纹饰,使银盐台更加灵动。”马钊说。

  唐代丝绸之路的畅通,造就了中外文化交流的繁荣。这一时期的金银器深受中亚、西亚地区文化的影响,呈现出浓郁的异域特色和前所未有的多样性。

  “鎏金摩羯鱼三足架银盐台上构思精巧的纹饰图样同样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生动再现了唐代文化交融的盛况。”马钊说。

  鎏金摩羯鱼三足架银盐台上共有5条昂首摆尾、栩栩如生的摩羯鱼,包括2条立体摩羯鱼和3条平面摩羯鱼纹饰。

  “在古印度神话中,摩羯鱼是一种长鼻、利齿、鱼身、鱼尾的神异动物。摩羯鱼元素传入中国以后,与我国的龙文化和鱼文化相互融合,演变为长着双翼的鱼龙形象。在唐代,摩羯鱼纹饰被人们视为吉祥纹饰,被大量用于金银器的装饰中。”马钊说。

  鎏金摩羯鱼三足架银盐特的设计理念,精美的制作工艺,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独特风格。唐代的兼收并蓄,也在鎏金摩羯鱼三足架银盐台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这套茶具制作精美,用法与《茶经》所记互为印证,真实还原了唐代人的饮茶之风。”马钊说。

  唐代陆羽所作的《茶经》里详细记述了茶的作用、制法、煮法、饮法、茶具的规模等内容。当时,“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饮茶是宫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休闲活动,进贡的春茶在宫廷极具吸引力。皇帝宴飨群臣时,除切磋学问、吟诗作对之外,也共同饮茶,用来防暑解渴、提神醒脑。皇帝还会赐茶给状元及第者饮用。

  朝廷还设立专门生产皇室用茶的机构AG体育,并派遣官员监督制作贡茶。为了确保每年宫廷“清明宴”用的新茶,官员们派人日夜兼程送茶入宫。此茶因而被称为“急程茶”。

  唐代有散茶、饼茶、末茶。宫廷盛行饼茶,饮用前先行焙茶,即以竹夹子夹取饼茶置于炭火上烘焙。待饼茶凉后,用茶碾子碾成茶末。碾好的茶末经茶罗进一步筛细、筛匀,置于盒中,然后煮茶。

  唐人喝茶时会在风炉上煮茶。烹煮过程中,必须不断往风炉内扇入空气以助燃,并不时拨动炭火来调整火力。

  待水一沸后,加盐;二沸后,舀出一瓢沸水搁置一旁,用长柄勺在水中荡出漩涡,将茶末投入;三沸后,将二沸取出的水倒入止沸,沸后分茶到各茶盏中,就能饮用了。

  在制茶过程中,调盐可以提味增香,使茶汤更加鲜美,鎏金摩羯鱼三足架银盐台正是为盛盐所制。银盐台的结构完全契合唐人的饮茶需求,中间莲蓬凹陷处就是盛盐的地方。盖顶呈莲花苞形,分为上下两半,可开合,用来盛放胡椒粉等其他香料。

  “《茶经》记载的‘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说明唐代人煮茶是要加盐的。他们在水微沸时加入少许盐调味,有时还会加入橘皮、胡椒、姜等。”马钊说。

  鎏金摩羯鱼三足架银盐台等茶具所体现出的高超制作技艺和华丽装饰,为世人揭开了唐代皇室宫廷生活的一角。通过这些金银茶具,今天的人们可以更好了解唐代茶道。

  值得一提的是,鎏金摩羯鱼三足架银盐台的三足架内侧还有錾文,内容为:咸通九年文思院造银金涂盐台一只,并盖共重一十二两四钱。判官臣吴弘慤、使臣能顺……

  这段錾文清楚地记载了器物制作的时间、机构名称,器物工艺、名称和重量,制作工匠和官员姓名、职务等信息。

  “从錾文得知AG体育,鎏金摩羯鱼三足架银盐台是咸通九年由文思院打造的。文思院是晚唐时期专为皇室制造金银器的宫廷作坊。”法门寺博物馆馆长魏晓龙说。

  关于文思院的文献记载很少,与文思院相关的研究不多。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法门寺地宫出土了8件(组)錾有“文思院造”的金银器,文思院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在法门寺地宫文物出土之前,一般认为,作为金银器制作机构的文思院设置于宋代。法门寺地宫发掘出土的文物表明,至少在唐代晚期就已经有制作金银器的文思院了。”魏晓龙说。

  目前,在法门寺地宫发现的文思院制造的金银器中,时间最早的是鎏金摩羯鱼三足架银盐台,錾文内容只提到了判官和文思院使的名字。咸通十年制作的鎏金卧龟莲花纹五足朵带银香炉及炉台上写了工匠、判官高品、文思院使的名字。咸通十三年制作的如意长柄银手炉,錾文提到了打造都知、判官高品、副使高品、文思院使等官职。咸通十四年制作的迎真身银金花十二环锡杖,錾文涉及打造匠、判官、副使小供奉官、文思院使、左监门卫将军等官职。

  “唐代文思院官职,按照錾文记载,有文思院使、副使、判官、审作官等几类。考古人员发现,錾文内容越来越详细,器物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机构管理人员分工越来越细,官阶品衔越来越高,可见皇室对文思院管理的日益重视。”魏晓龙说。

  文思院的匠人往往以“匠臣”自称,可见不是一般工匠。不仅匠人如此,其他人员也均署“臣”字。

  从这8件(组)由文思院制作的器物的錾文中,人们可以发现,一直有一个叫吴弘慤的人存在。这个人在咸通九年担任判官,咸通十年担任判官高品,咸通十三年担任副使高品,咸通十四年担任文思院使兼任左监门卫将军,5年内多次升官。8件(组)文物机缘巧合地记录了一位唐朝官员的升迁史。

  文思院制作的金银器錾文,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具有装饰作用,是难得的艺术作品。从錾文位置来看,器物的錾文大多刻在器物底部等隐蔽位置,有时也依据器物造型而变动,和纹饰一样具有装饰美化的作用。

  “鎏金摩羯鱼三足架银盐台等金银器向人们呈现出一幅鲜活生动的皇室生活画卷,反映了唐代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和工艺美术的高超技艺,为研究唐代文思院的历史提供了实物支撑,也为研究唐代的政治、经济、科技、艺术及社会生活提供了实物资料。”魏晓龙说。(李静茹文/图)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